零碳驅動的數位轉型與新機會

ESG 話題不斷成為焦點, 三個領域則屬 E: Environment (零碳排) 最受關注。或許有些人對碳排造成地球暖化還有存疑,不過全球投資人的錢並未非如此,在過去幾年有些投資機構受到投資人的壓力,已承諾不投資 ESG 分數不合格的公司,一般個人投資人以中生代 (千禧世代Millennials) 對這個訴求最爲積極。去年的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 (COP26) 凝聚了超過 40 個國家的共識,全球 450 多家,資產總額高達 130 兆美元的金融及投資機構成立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 (Glasgow Financial Alliance for Net Zero,GFANZ),承諾以投資加速經濟去碳化。所以 ESG 表現不佳的企業越來越難獲得資金。事實上,已經有20% 的S&P 大企業將公司的 ESG 分數與 CEO 的薪獎掛勾。

零碳是新遊戲規則,但它是新危機,也是新機會。碳信用點數 (Carbon Credit) 已經是一個新貨幣,Tesla 的最大收入不是賣電動車,而是碳補償交易。製造業是台灣優勢,但沒跟上零碳轉型會有危機,國際上已經在講工業 5.0 由德國與日本所趨動的新運動。簡單來說,是在工業 4.0 之上再加 ESG,從以智能與自動化為中心,轉而以【科技服務人與地球】。在 COP26 中,國際財務報導準則 (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Foundation,IFRS) 宣布:新的國際可持續發展標準委員會 (ISSB),會建立可持續發展披露標準的全球基準,市場將要求公司遵守該標準。所以現在講智能製造已經不夠,零碳挑戰將在疫情後成為另一轉型驅動力。

數位轉型為組織所墊定的數位化、數位流程、數據文化、自動化、智能化,仍是支撐敏捷零碳轉型的基礎。零碳轉型必需先從量測與收集數據開始,沒有數據與指標,就像瞎子走路。而國際上認為,由 CFO 來主導這個數據管理與報告,最為適合。CEO 必需在價值與策略上作決定,以客戶為中心的原則不變。組織設計與工作流程可能需要調整,盡量運用科技提高所有環節的自動化 (例:數據收集與報告)。ESG 指標必需要能嵌入工作流程中,支援員工與主管決策,才能作到永續優化。另外,邊緣智能技術能自動化支援零碳優化的邏輯,而區塊鏈智能合約則能讓跨組織界限的邏輯自動化。科技賦能的效率優化,改變工作模式,對那些非高科技的傳統產業特別重要,例如建築業採用 BIM 與模組化在地製造可提升效率,降低碳排。

這還只是內部管理,零碳還必需向供應鏈上游管理,需要分析材料、零組件、能源等等,例如施耐德協助其前 1000 大供應商,要在2025 年前將碳排降低一半。根據 CDP Worldwide 的數據,供應鏈排放量通常是企業本身營運排放量的 11 倍以上。

每個挑戰都是機會,稱為 ClimateTech 或 CleanTech,對於降低碳排有效益的科技或方案,全世界已經投入驚人的資金在這些創新研發上。創投資金投入歷年累積,以交通科技與移動解決方案超過一半最重要,正巧美國的大基建計劃,也有大約一半資源會投入到交通建設,包括智慧交通/電動車與充電基礎建設等。另外,能源轉型、食物與農業科技也相對吸引較多資金。在 2022 年間,碳捕捉儲存利用以及氫能技術有急起直追的現象,兩者因為與石油產業特性相近,特別獲得努力轉型中的石油產業 (包括德州與中東) 的關注。

另外一個觀點,由安達集團 (CHUBB) 贊助,每年在接近 100 個國家的範圍,經過嚴格評選過程與整合 86 位專家意見,在超過 10000 件提名的公司中,選出對潔淨地球環境可能造成最大貢獻的企業前 100 名。這 100 家公司的分類與吸引資金投入,則以能源轉型類最為巨大,超過一半,它當然包括相關基礎建設。其它重要類別仍是交通與物流、食物與農業科技,另外還有資源與環境管理含概:碳排監管、碳資產與交易、碳補捉與儲存技術、水資源與空氣品質管理、循環經濟等等,以及材料的創新。

這些影響最大的前 100 公司獲得的投資金額與家數,北美區域仍是遙遙領先 (圖三),家數超過 60%,而投資額則超過 3/4。

台灣公司可以直接與國際相關頂尖公司合作,對減碳要求快速做出反應。大多數硬科技創新可能都是在十幾年的科學研究基礎上發展出來的,我們不可能閉門重新造車。台灣在這個全球大轉型的機會仍是值得期待,例如電動車供應鏈、綠電供應鏈 (含氫能源),與綠色製造 這個可能結合美國的自動化智能化軟體科技 (美國在軟體定義與自動優化 Everything 方面還是遙遙領先),但台灣有硬體製造之優勢,減碳不可能只靠軟體做到。

然台灣需要密切跟隨國際政策發展及時應變,例如:參與電池供應鍊是電動車最大的機會之一,但歐盟的 Circular Economy Action Plan 確保所有產品都符合可持續 (Sustainability) 要求 規定從 2024 年 7 月 1 日起,只有已建立碳足跡聲明的可充電工業和電動汽車電池 (EVB) 才能進歐盟市場。評估還包括記錄電池生命週期歷程數據的不可篡改 Battery Passport 以支持循環再使用以及其它降低環境負擔的目的。國際情報同步與合作很重要。

参考: